关爱服务热线
  • 联系电话:0871-4119400
  • 联系QQ:2641520521
  • 请有关部门和广大网友向关爱QQ提供信息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成长故事
在关爱中成长
发布时间:2012/2/23 15:28:49 

“交不上学费怎么办?”、“学习遇到困难怎么办?”一些来到北大的农家子弟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发愁。北大正用博大的胸怀温暖着这些学生。

  谭果是北大贫困生中的一员。他来自湖南湘潭的一个普通农家,依靠助学贷款、助学金和打工挣的钱,他上大学以来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

今年寒假,他选择留在学校,找了两份家教,有空时便联系美国大学,为留学生活做准备。

  “寒假前学校发了200元补助,还有50元伙食补助。”谭果高兴地说。“你也许觉得200元算不了什么,我们却感受到了学校的关心和帮助。”他接着说。

  每一位贫困生都如谭果一般实实在在地感受着学校和社会的关爱。北大现有3200多名贫困生,其中700多名特困生。北大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学生资助中心,建立起包括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费、学生借款、临时困难补助、助学金、奖学金等内容的贫困家庭学生助学体系。据学生资助中心副主任陈应武介绍,仅2005至2006学年,北大共办理发放助学贷款782万元,惠及1357名学生;减免学费96万多元,提供各项助学金共计527万元。截至2006年12月底的统计,平均每名贫困家庭学生受资助金额为5283.7元。

  关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走进学生资助中心,最靠外的一间就是主任办公室,门上透明的玻璃窗让学生能够一眼看到里面的老师。“来这里咨询资助的学生大多很胆怯,我们想让他们在门外就能看到老师在向他打招呼,所以特意在门上挖了玻璃窗。”学生资助中心主任杨爱民说。中心的走廊里摆放着一台电脑,供那些无力购买电脑的学生上网查询信息。而中心也是学校里极少数安装铁通电话的办公室,仅仅因为这样可能替咨询的学生节省一笔电话费。而拿刚刚过去的这个学期来说,期末考试期间学校特意为贫困生发放临时伙食补助,保障学生的营养需要;寒假开始前为部分特别困难的本科新生发放车票补助,让第一次远离家乡的他们能顺利回家过年。

  除了经济资助,学校尤为注重贫困家庭学生的心理感受,帮助他们解决由经济问题而可能产生的心理、学习、交往等方面的问题。北大从去年开始为贫困生设计“绿色成长方案”,教会他们在校期间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搞好学习和生活等问题,比如怎么吃更经济更营养等。学工部、团委等部门还为贫困生提供600多个助理岗位,让他们在工作中提升能力,学校先后投入1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各项能力建设活动。

  在接受资助的同时,贫困生在思考着如何回馈社会。2002年,北大学生服务总队成立,主体成员是受到资助的贫困生。3000多名成员启动了校史馆讲解服务,走进社区教英语,进行普法宣传,也走进了北京周边的农民工子弟学校。

  寒假中的燕园稍有些冷清,名为“微笑北大”的爱心捐助活动却在热热闹闹地进行着,三三两两的人群来了又走了,捐赠的物品越积越多,这些关爱足以温暖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

主管单位:云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承办单位:云南省远望文教发展中心

Copyright  2012   云南省远望文教发展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000000号

地址:云南日报  电话和传真:0871-4119400 15969587330 13529025002

技术支持:昆明网翼通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