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一种神奇的东西,它可以使人精神焕发、干劲倍增,也可以使人无精打采,萎靡不振;它可以使人头脑清楚,冷静地处理各种问题,也可以使人暴躁焦虑,在冲动后做出后悔莫及的蠢事。这就是情绪。
情绪如水,因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情绪能助人获得成功,也能使人失败,全看自己如何逐步完善情绪的控制能力。情绪如空气,因为空气时刻包围着我们,而我们无论做什么,学什么,想什么,都伴随着情绪。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情绪的控制是自我心理结构中最重要的调节机能,也是心理成熟的首要标志。人应该是自己情绪的主人,在控制情绪的过程中,成熟的个性也会得到发展。如何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完善自己对情绪的控制力,《影响力》对话我省心理学专家周光荣女士。
《影响力》:情绪会对人们的活动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
周光荣:情绪虽说是人的心理活动,但它与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积极、向上、快乐的情绪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有益于个人的智力发展,有利于发挥个人的正常水平,俗话说“吃饭欢乐,胜似吃药”说的就是良好的情绪能促进食欲,有利于消化,所以有的生理学家把情绪称为“生命的指挥棒”、“健康的寒暑表”,许多医学家也认为,良好的情绪本身就是治病的良医;相反,消极、不良的情绪会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抑制个人智力的发展和正常水平的发挥,心不爽,则气不顺,气不顺,则病发生,就是这样的道理。
情绪对于身体健康是有直接影响的。曾经有一个例子,一位放牛的老人有一天在山上放牛,隔着一个山坡他看到自己赖以维生的种牛滚下了山坡,老人当时一着急就觉得肚子疼得受不了,被送到医院后,医生检查发现他的肠子断了,这就是过度紧张焦虑的情绪引起的,由于心理不安引起了生理病变。还有一个例子,根据医学研究表明小偷容易患上胃病,因为小偷总是处于一种极度紧张的状态,人一紧张胃酸就会过度分泌,过多的胃酸会腐蚀肠胃。故而,每个人都应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使自己心情愉快,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既保持心情舒畅也能促进身体健康。
《影响力》:那么什么样的情绪对人们是有利的呢?
周光荣:情绪的类型具体可分为快乐、恐惧、愤怒和悲伤,喜、怒、哀、乐这些情绪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客观的存在。很多孩子家长和企业的管理者都倾向于认为正面的情绪就是好的,而负面情绪就是错的消极的,其实情绪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情绪本身也是一种资源,只要处理好了,负面的情绪也可以转为正面的动力。对于情绪不能片面地划分为对和错,所有的情绪都是客观的反应,都是现实和历史的需要,对于负面情绪不能单纯采取打压的做法,这样的方式,短期看来的确起到了控制的效果,但实质上是把心理上的郁结沉积到了心底,“不疏而压”,长期得不到舒解,只会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下面我们详细分析一下四种情绪类型的作用,大家都知道快乐、喜悦是一种积极正面的情绪,无论对人们的学习还是工作都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再看恐惧,这种情绪是由于人们面对未知和困难及某些事物缺乏勇气或面对即将带来的危险时而产生的,恐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人类生命的动力,我们的祖先就是源于对自然的恐惧情绪,而产生了保护自己的本能,进而开始努力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把恐惧作为一种动力能够激发出人们面对困难,征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当然情绪的变化是一条U型曲线,从负面情绪转变成正面情绪,要经历一个过程,从恐惧到害怕到担心情绪逐渐缓解,人也在其中学到了勇于面对,直面人生,燃烧生命的力量,获得了人生的快乐。第三是愤怒,愤怒实质上是一种自卑的表现,力量弱小的人被人看不起,受人欺负时会产生愤怒,学习或工作未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时也会产生愤怒,愤怒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失去理性,失去判断力由此影响工作和学习,卡内基训练机构新加坡、北京和天津地区负责人赵卜成认为:“愤怒是最容易表达的情绪,也是最初级的管理方式,最不负责任的做法。人和人之间的信任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建立起来,但只要一次怒火就可以把信任的基石销毁。”但是另一个角度来看,愤怒也是一种发展的力量,从失望中找到希望,愤怒就会不攻自破。如何才能不被怒火劫持?6秒钟国际情商组织理事长、国际最早研究情商的专家之一JoshuaMFreedman认为,阻止情绪升级需发挥“6秒钟的力量”。“在这6秒钟里,正是大脑的情绪和思考系统链接的阶段,当我们体内产生愤怒、焦虑等情绪时,最好有意识地给自己停顿6秒钟的时间,以便做出最佳的决策。”再看悲伤,悲伤和愤怒一样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成长的力量,在悲伤过后人们要学会理性对待,告别过去,化悲愤为力量。
《影响力》:那么人们该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呢?
周光荣:对事物的不同认识可以导致情绪的极大不同。例如,当受到领导批评时,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反应。有些人认为领导的批评是帮助他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能让其更加进步;有些人就认为领导是故意为难他,让他难堪。正是因为这些认识上的不同,人们才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如前一类会觉得和领导的关系更为亲密了,而后一类则会对领导产生厌恶甚至对立的情绪。所以情绪的变化有时就取决于人们对事物的看法。
美国的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这样的观点。他认为人的情绪的产生是一个被称作ABC的过程。A是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性事件后产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后果(Consequence)。通常观点认为是A引起了C,而艾利斯则认为A是引起C的间接原因,更直接的原因是B。也就是说,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不同,会引起行为和情绪的不同。因此,在受到情绪困扰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调节自己认识的方式来调节情绪,通过改变对事物的看法,来达到调节情绪的作用。
首先要学会找原因,每种情绪产生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导致,当人们被负面情绪困扰的时候就会出现不良的行为反应。就会投射给他人。这时,有的人就会出现互相埋怨互相打压。第二,要学会示弱;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总是由一些不好情绪的相互投射引起的,只要一方能够适当地低下头示弱,那不仅能解决矛盾,而且能够使双方都尽快走出低落的情绪。第三,要勇于面对和接受,对于困难和问题,敢于接受和面对,就能想出很多办法,战胜自己走出低谷,实现自我。第四,不要逃避,不要求全责备,委曲求全。为什么有的人一生都没有什么成就,就是因为一碰到问题就逃避,总是畏首畏尾,因而就总是在原地踏步。家长对孩子,管理者对员工如果总是指责和漫骂的话,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给对方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情绪会不断地恶化,相反,如果加以理解,感受他的心理,他就会自觉克服毛病,健康成长和工作。委屈求全是人生的大忌,一旦碰到打击,就委曲求全的话,心里会积压很多沉渣,久而久之会出现心理疾患,因此要学会排解,而不是一味地委曲求全。
有心理学家说过,不良情绪对于21世纪的人来说,相当于19世纪的肺病和20世纪的癌症。所谓“怒伤肝、悲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确有一定的道理。不良情绪是一种心理疾患,是心智不健全的典型表现。不良情绪就像一把利刃,既伤害了别人,又使自己失去珍贵的亲情与友谊、失去真正的成功与快乐。庭院有了杂草,必须去除;厨房有了垃圾,必须清理;身体有了污垢,必须洗净;情绪有了问题,又怎能置之不理、放任自流呢?只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找回心灵的主宰。只有心灯明亮的人,才能远离颠倒梦想,活在真实而自在的境界之中。□ 本刊记者 胡晓蓉 / 文(影响力 2007.11)